為深入貫徹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精神,推動流域上下游水環境聯防共治,進一步做好生態保護補償工作,近日,蘇皖兩省財政廳、生態環境廳在滁州市聯合召開長江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實施情況調研座談會。李載林一級巡視員代表江蘇省財政廳出席會議。
會議代表先后查看了蘇皖交界滁河陳淺水環境保護情況、陳淺國控斷面水質監測情況、滁河支流襄河的水環境治理情況,聽取了滁州市關于滁河水環境治理、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施以及補償資金安排使用等方面的情況匯報。自江蘇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于2018年12月共同簽署《關于建立長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合作協議》,就長江一級支流滁河陳淺斷面建立跨省長江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以來,滁河水質穩定向好。根據國家監測數據,2019年陳淺斷面年度水質達到Ⅲ類,江蘇省按照協議約定已撥付安徽省補償資金2000萬元。
李載林一級巡視員對安徽省以及滁州市在開展水環境保護和治理、推進生態補償機制建設、規范補償資金使用等方面做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做好經驗總結。蘇皖兩省是長江流域率先建立跨省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省份,通過協議實施,蘇皖兩省相關部門在滁河生態環境聯防共治上取得了豐富的經驗,要做好經驗總結,并積極宣傳協議實施以來在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為下一步國家推進長江干流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蘇皖經驗。二是進一步完善兩省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工作。在第一輪協議執行的基礎上,結合“十四五”國考斷面水質目標新要求,積極開展第二輪協商,不斷探索完善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助力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
下一步,兩省財政、生態環境部門將根據這次調研座談會成果,一方面做好2020年度補償資金的撥付下達,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協商,進一步完善蘇皖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推進跨界水體的聯防共治,持續提升流域水環境質量。